菖蒲河園,一襲釉色染枝頭
2018-12-24 16:14:43 作者:九央 來源:中國文物網 已瀏覽次
提到北京的博物館,大部分人一定會不假思索地脫口而出:國家博物館、故宮博物院、首都博物館等大型知名博物館。殊不知,北京城里還有一座毗鄰故宮博物院的皇城藝術館。
皇城博物館坐落于北京南池子大街菖蒲河沿9號,藏得很深,風景也很別致,有種城市博物館里的“桃花源”之感。目前有兩個展正在進行,喜愛清靜之處的小伙伴不容錯過。這兩個展一個是書畫展,另一個是瓷器展,相比書畫,瓷器似乎更貼近我們的生活,更接地氣,因此和大家說說這次的瓷器展——“玉染草色雪映霞”宋元瓷器精品展。

我們按照器形分類來鑒賞。
·長頸瓶

北宋·定窯白釉花口長頸瓶
此瓶胎質輕薄細膩,釉色純正滋潤,釉層均勻透亮,是一個造型規整、技藝精湛的素面瓷瓶。沒有過多的裝飾紋樣,也沒有繁瑣的造型,給人一種素凈純潔之感;瓶口做成花狀,可謂是獨具匠心。
此瓶窯口是宋代五大名窯之一的定窯,產品以宮廷用瓷為主,且以生產白瓷著稱。

金·磁州窯綠釉繪劃花折枝牡丹紋長頸瓶
此瓶為綠釉,顏色奪目,劃花,瓷器的傳統裝飾技法之一。在尚未干透的陶瓷器表面用木刀,竹條,銅鐵制器等尖狀工具淺劃出的線條狀花紋。
磁州窯為民窯,宋代磁州窯瓷器的產量很大,主要生產民間日常用瓷。

北宋·磁州窯白釉剔花纏枝牡丹紋長頸瓶
該瓶為白釉,剔花工藝,釉色透亮?;y仍是牡丹花,但與上一件相比完全是兩種風格。

(磁州窯白釉剔花纏枝牡丹紋長頸瓶的花紋)
·執壺

北宋·登封窯白釉剔花瓜棱執壺
此執壺廣口,闊腹,肩部運用剔花工藝,腹部運用劃花工藝,花紋精致。雖為白釉,但釉色偏黃,且釉質較為粗糙,為民窯燒造。登封窯,始燒于隋唐,北宋時期達到全盛,歷史悠久,品類豐富,且紋飾獨特。因其位于在河南登封曲河故名為登封窯,此窯長達1500多年始終在民間燒制,未曾間斷,為中國陶瓷史寫上了輝煌的一筆。

(登封窯白釉剔花瓜棱執壺上的花紋)

北宋·耀州窯淡青釉深剔刻牡丹紋執壺
執壺釉色呈淡青色,釉面光澤度高,釉層較薄但胎釉緊密。造型上,壺口窄小,執壺腹部圓潤豐滿,清秀規整;采用剔花工藝,在執壺腹部剔刻出牡丹紋,為這只執壺添了幾分雍容大氣,給人以淡雅之感。耀州窯是宋代六大窯系之一,北宋時更是達到鼎盛時期,有記載耀州窯為朝廷燒造“貢窯”。

北宋·耀州窯青釉龍嘴瓜棱執壺
此執壺的釉色呈青黃色。造型精美,工藝精湛,整體造型勻稱。壺嘴采用深剔刻工藝,刻出龍嘴造型;執壺腹部呈瓜棱形,因而得名瓜棱執壺。

北宋·景德鎮窯青白釉細線劃花龍嘴竹節柄執壺
看了幾個宋代的執壺,都很素雅,沒有過多的花樣紋飾,獨具一股清冷的美感,這件也不例外。壺身勻稱,腹部規整;點睛之筆是壺柄,呈竹節形;釉色為青白色,光澤透亮,釉層在壺口、腹部較薄,在其它部位偏厚,青白色釉的運用使得薄處泛白,厚處呈青綠色。
景德鎮是位于江西的“瓷都”。它有著悠久的制瓷歷史,完備的制瓷體系,是一座因瓷而生、因瓷而興、因瓷而名的城市。景德鎮原名昌南鎮,因北宋景德(宋真宗年號)年間燒制的精美瓷器而稱今名。景德鎮窯是宋代六大窯系之一,自唐代起即燒制青瓷,至北宋時以燒制青白瓷為主。其瓷釉色白而略帶青味,這種白中泛青、青中見白的色釉,為景德鎮窯的新創,其色調給人以清新爽快之感。青白瓷以光素者居多,亦間有刻花者。
·盞

南宋·建窯黑釉油滴盞
中國人愛喝茶。一杯好茶,離不開好的茶葉,也離不開好的茶具。宋徽宗趙佶曾著《茶論》,記載了北宋時期茶的產地、制作流程、點茶、斗茶等?!恫枵摗菲渲幸痪洹氨K色貴青黑,玉毫條達者為上”,說的就是建窯兔毫盞。
該盞釉面有很多密集且富有光澤的小圓點,形似油滴,這便是油滴盞?!毒_觀左右賬記》里記載:曜變斑建盞乃無上神品,值萬匹絹;油滴斑建盞是第二重寶,值五千匹絹;兔毫盞值三千匹絹??梢娪偷伪K的價值高,甚至受到了皇室的重視。
福建建窯燒制的黑瓷,因含鐵量較重且燒窯時保溫時間較長,所以釉中析出大量氧化鐵結晶,形成了免毫紋、油滴紋、曜變等黑色結晶釉,頗為珍貴。

南宋·吉州窯玳瑁盞
吉州窯以黑釉瓷為主,黑釉瓷又被稱為“天目瓷”。瓷盞黑底與黃斑間雜形成如玳瑁斑的釉色,故名玳瑁盞,此盞是吉州窯獨創的產品。吉州窯玳瑁盞釉色變化豐富,色調柔和滋潤,是斗茶之佳器。

金·定窯白釉印花折枝花卉紋葵口盞
此白釉瓷盞口邊形呈連弧花瓣狀,形似秋葵花,故名葵口盞;釉色呈米白色,胎質較薄。印花工藝是定窯紋飾中最富表現力的紋飾,碗內印有一朵盛開的花,裝飾精美。
定窯瓷器的紋飾豐富多彩,除了圖中的白釉印花技法外,還有白釉刻花、白釉劃花、白釉剔花等,秀麗典雅,深受人們的喜愛。

南宋·景德鎮青白釉刻劃花祝壽紋菱口勸盞
盞口邊每組花瓣為中央尖兩側圓弧的對稱形,使整個器物口沿的線條富于變化,形似菱花,因而被稱作菱口,或菱花口。

上
盞內壁刻劃一位老者,配上祥云紋,寓意長壽。

下
盞內部有一小龜,龜也代表長壽。
這一組勸盞造型精美,工藝精湛,釉色透亮。勸盞,是一種酒器,“勸君更盡一杯酒”之意也在其中。
·玉壺春
玉壺春瓶由佛教寺院里的凈瓶演變而來,是一種撇口、細頸、垂腹、有圈足的瓶類,瓶身線條流暢優美;關于這個名字的來源出自以下出處:
唐·司空圖《二十四詩品·典雅》“玉壺買春,賞雨茆屋”
唐·李肇《國史補》“酒有郢之‘富水春’,烏程之‘若下春’,滎陽之‘上窟春’,富平之‘石東春’,劍南之‘燒春’”
其中,玉壺的意思有很多,其中之一便是酒壺的美稱;而“春”根據出處,可推測有酒的意思,二者相結合,成為玉壺春瓶。在宋代為盛酒器;到了元代一度淪為裝飾品,失去原有功能。
下面幾張圖片都是金代的玉壺春瓶:

金·山西窯口黑釉玉壺春瓶

金·霍州窯白釉玉壺春瓶

金·渾源窯黑釉鐵銹花折枝花卉紋玉壺春瓶

金·鈞窯天青釉玉壺春瓶
·梅瓶

金-元·鈞窯月白釉紫斑帶蓋梅瓶一對
許之衡在《飲流齋說瓷》中寫到"梅瓶口細而頸短,肩極寬博,至脛稍狹,抵于足微豐,口徑之小僅與梅之瘦骨相稱,故名梅瓶。"交代了梅瓶的造型特征:小口、細頸、豐肩、短頸。
在用途方面,不同朝代仍有不同用途:
唐宋時期,為盛酒器;
元代,它的蓋可倒過來用作盛酒器;
明清時期,有的用作盛酒器,有的則用作宮廷擺設了;甚至在考古發掘中,發現有的用作冥器。
·瓷枕

北宋·定窯白釉印花山子嬰戲紋蹲座葉形枕
中國文物網版權與免責聲明:
一、凡本站中注明“來源:中國文物網”的所有文字、圖片和音視頻,版權均屬中國文物網所有,轉載時必須注明“來源:中國文物網”,并附上原文鏈接。
二、凡來源非中國文物網的新聞(作品)只代表本網傳播該信息,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。
如因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,請在見后30日內聯系郵箱:chief_editor@wenwuchina.com
月度排行
新聞速遞
- 2019年11月中國文物藝術品市場分析報告
- “東方之華—花絲鑲嵌精品珠寶展”正式啟幕
- 2019年10月中國文物藝術品市場分析報告
- 讓文物“活”起來,各大博物館有所作為
- “國潮”趨勢中,年輕人是“弄潮兒”
- 大家鑒寶—老窯瓷博物館公益鑒寶活動圓滿舉行
- 老窯瓷博物館公益鑒寶活動報名開始了!
專題視點MORE
原創推薦MORE
- 大家鑒寶—老窯瓷博物館公益鑒寶活動圓滿舉行
- 曜變之旅
- 面人兒來到北京八中素質班
- 規范市場 標準先行
- 第五屆93號院博物館迎新廟會隆重開幕
- 菖蒲河園,一襲釉色染枝頭
- 創想與塑造,之文課程走進太原市第六十四中學校
- 龍泉琮式瓶
- 給人好運的錦鯉,竟藏著這么大的秘密?
- 音可通神,鼓舞人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