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家博物館收藏任寶濤先生書法作品 《賀新郎?讀史》
2020-04-22 14:34:14 已瀏覽次
《賀新郎?讀史》寫于 1964 年春,是毛澤東主席晚年所寫, 是其一生讀書,尤其是讀中國歷史書的藝術性的總結,充滿詩情畫意及歷史唯物主義的特點。這首詞從人類誕生一直寫到現在, 縱貫幾百萬年的悠久歷史,而著墨僅 115 個字,如大寫意的國畫, 用筆不多,卻揮灑自如,意境、神韻兼備。近期,書法家任寶濤先生采用“毛體”抒寫這首《賀新郎?讀史》作品被中國國家博物館予以收藏。

詞史縱觀古今 意神兼備
這首詞歷史跨度,縱貫古今,對人類社會的全部歷史發展進程予以概括描繪并深刻評彈,寫的博大宏闊,卻又似在詼諧談笑間隱寓著智者的卓識、仁者的義憤、勇者的信念。
此詞上闋起筆就是“人猿相揖別”,說出人類剛誕生時那驚心動魄的一刻,但表面寫來卻是那么輕松。這個“揖別”用得極為形象而富有諧趣,有厚重的歷史感?!叭耸离y逢開口笑,上疆場彼此彎弓月,流遍了,郊原血?!?是全詞中最經典之語,指的是自從人類進入了階級社會以后,人民就沒有什么好日子過了:
戰火不歇,流血遍野。一下子抓住了階級歷史是由血寫成之本質, 看得人觸目驚心,感慨萬千。下闋用一句“一篇讀罷頭飛雪”藝術性地濃縮了詩人自己一生讀歷史書的情形。詩人從少年到老年一直潛心讀史,不知不覺一下就滿頭青絲變白雪了。這句詞也透露了詩人對人生、對歷史的感慨,真是人生易老,一剎那青春即逝,轉眼就是暮年。
書承傳統文化 名揚中外
中國國家博物館是以歷史與藝術并重,集收藏、展覽、研究、考古、文化交流于一體的綜合性國家博物館。堅持“以人為本” 的科學發展理念,把優秀歷史文化、革命文化和當代中國先進文化保護好、傳承好、賡續民族血脈、弘揚民族精神;同時,展示世界優秀文明成果,也是國家博物館的光榮使命。
國家博物館是我國最高歷史文化藝術殿堂,其收藏作品門檻高、把關嚴。任寶濤先生的這幅作品《賀新郎?讀史》風格豪放、氣象雄渾,承載了中國歷史與傳統文化,極具收藏價值。

任寶濤先生
任寶濤先生,字泓晨,號一葦,別署梅溪居士、逸璘閣主, 師從當代行草書大家趙國聯先生?,F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,中國文物網專家委員會書畫鑒定委員,CCTV 中國影響力?文化中國藝術家沙龍藝術顧問,文化中國簽約書法家。書法作品已先后被韓國、泰國等國內外多家機構收藏,其中,草書作品《浪淘沙?北戴河》被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收藏并贈送外賓;行書作品《曲禮?四語》被韓中文化交流振興協會收藏;隸書作品《龍蓮寺華陀寶殿對聯》被泰國曼谷文化博物館收藏;行草書作品(南北朝) 陸凱《贈范曄》被臺灣文化博物館收藏。
責任編輯:小文

中國文物網版權與免責聲明:
一、凡本站中注明“來源:中國文物網”的所有文字、圖片和音視頻,版權均屬中國文物網所有,轉載時必須注明“來源:中國文物網”,并附上原文鏈接。
二、凡來源非中國文物網的新聞(作品)只代表本網傳播該信息,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。
如因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,請在見后30日內聯系郵箱:chief_editor@wenwuchina.com
月度排行
新聞速遞
- 2019年11月中國文物藝術品市場分析報告
- “東方之華—花絲鑲嵌精品珠寶展”正式啟幕
- 2019年10月中國文物藝術品市場分析報告
- 讓文物“活”起來,各大博物館有所作為
- “國潮”趨勢中,年輕人是“弄潮兒”
- 大家鑒寶—老窯瓷博物館公益鑒寶活動圓滿舉行
- 老窯瓷博物館公益鑒寶活動報名開始了!
專題視點MORE
原創推薦MORE
- 大家鑒寶—老窯瓷博物館公益鑒寶活動圓滿舉行
- 曜變之旅
- 面人兒來到北京八中素質班
- 規范市場 標準先行
- 第五屆93號院博物館迎新廟會隆重開幕
- 菖蒲河園,一襲釉色染枝頭
- 創想與塑造,之文課程走進太原市第六十四中學校
- 龍泉琮式瓶
- 給人好運的錦鯉,竟藏著這么大的秘密?
- 音可通神,鼓舞人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