孫過庭書《佛遺教經》法帖·尾頁 1997年初夏,王贛先生來濟南時贈我一本由他整理出版的孫過庭書《佛遺教經》法帖。不幸的是,那年11月先生卻溘然長逝。 王贛生前不…[全文]
項元汴 蕉窗九錄 西泠活字版 《蕉窗九錄》是明代著名鑒藏家項元汴的一部札記性的著作,分類雜記其見聞。包括紙錄、墨錄、筆錄、硯錄、書錄、帖錄、畫錄、琴錄、香錄九篇。 …[全文]
?;韬顒①R墓出土簡牘初步釋讀工作完成,相關成果日前發布。負責該項目的北京大學出土文獻研究所所長朱鳳瀚3日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,他們在釋讀過程中發現了幾種古代典籍的失傳版…[全文]
什么是最高級的文字?王羲之《蘭亭序》被譽為“天下第一行書”,算最高級了吧?可還有一篇文章超過了《蘭亭序》,盡管它被歷代評論家認為是僅次于《蘭亭序》的“天下第二行書”,這就是…[全文]
福建福清黃檗文化促進會日前組團赴日交流,獲知名旅日收藏家黃國梁贈送日本《本朝畫家落款印譜》(一函三冊全)。 旅日收藏家黃國梁(右)向福清黃檗文化促進會贈送日本…[全文]
趙鼎是南宋抗金名相,在史上享有“南宋賢相,首推趙鼎”之美譽。他出生于北宋末年(1085年),自幼聰穎,通經史百家書。二十一歲時考取進士,當官時敢于批評權貴,受到宰相吳敏賞識…[全文]
厘清中國古史的必要性與重要意義 中國作為一個擁有5000年歷史與十三億多人口的泱泱大國,經過四十年的全面建設與飛速發展,已經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,受到全世界的關注。除…[全文]
12月9日晚,觀眾被央視三套的《國家寶藏2》中播出的李白《上陽臺帖》(上圖)所震撼,號稱“斗酒詩百篇”的詩仙李白流傳后世的真跡只有這一個《上陽臺帖》。短短25個字既概括了王屋山高聳峻拔之勢,又抒發了李白對司馬承禎的仰慕之情,還記錄了李白和杜…[全文]
《錦繡萬花谷》 衡量一部古籍的文物收藏價值,要從年代、稀缺程度、工藝水平、傳承情況等方面綜合考量。 先說年代。唐代以前的古籍,主要是以手工抄寫的形式傳世,到晚唐…[全文]
人稱“草圣”的懷素,對后世書法影響深遠,他是書法史上領一代風騷的草書家。素僧學書于鄔彤、徐浩和顏真卿等,師法二王和張旭。又與張旭齊名,同被尊稱“草圣”。在詩文上,與李白、杜…[全文]